【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乾燥近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採收,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乾。主产于安徽、浙江、湖北、四川等地。安徽宣城产者,习称宣木瓜,品质较佳。选择要点:一看瓜肚,瓜肚大说明木瓜肉厚;二看瓜蒂,瓜蒂有牛奶一样的液汁流出,说明木瓜较新鲜,不新鲜者瓜蒂枯萎;三看瓜身,瓜身要光滑,没有摔、碰的痕迹。
【性味归经】性温,味酸,归肝、脾经。
【功效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六~九克。
【禁忌】
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慎服。木瓜中的番木瓜硷对人体有小毒,不宜多食,过敏体质者忌食。怀孕时不能吃木瓜,会引起子宫收缩而致腹痛,甚至流产。
【成分药理】
含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皂苷及黄酮类。鲜果含过氧化氢酶种子含氢氰酸,能促进肝细胞修复,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值;对肠道菌和葡萄球菌有较明显抑菌作用,其他较敏感细菌有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宋内氏志贺菌及其变种、致病性大肠桿菌、普通大肠桿菌、变形桿菌、肠炎桿菌、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桿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对肺炎链球菌抑菌作用较差。
【药治】
鸡鸣散→平肝舒筋,和胃化湿。治外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水肿。
槟榔七枚,陈皮(去白)、木瓜各一两,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桔梗(去芦)、生姜(和皮)各半两。上细切,只作一遍煎,用水三大碗,慢火煎至一碗半,去渣,再入水二碗煎渣,取一小碗,两次药汁相和,安置床头,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温服亦得(《证治準绳》)。
木瓜煎→平肝舒筋,活血通络。治筋急项强,不可转侧。
木瓜两个(取盖去瓤),没药(研)六○克,乳香(研)七?五克。每服三~五匙,地黄酒(即生地黄汁七十五毫升与无灰酒三○○毫升相和)炖暖化下(《普济本事方》)。
木瓜煎→平肝舒筋,温中止吐。治妊娠霍乱吐泻,转筋,入腹则闷绝。
吴茱萸(汤泡七次),生姜(切)各七?五克,木瓜(切)四十五克。上药细锉,用水三○○毫升,煎至一八○毫升,去滓,分三次热服,不拘时(《妇人大全良方》)。
萆薢化毒汤→祛风散寒,化湿清热。治外痈,局部红肿热痛,多生于下部而属湿热者。
萆薢、木防己、木瓜、秦艽、薏苡仁、牡丹皮、川牛膝、当归尾。水煎服(《疡科心得集》)。
木瓜汤→平肝舒筋。治吐泻转筋。
木瓜乾一两,吴茱萸半两(汤七次),茴香一分,甘草(炙)一钱。上锉为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紫苏十叶,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食养】
木瓜茶→祛湿舒筋,平肝和胃。
可用于湿痹四肢不利、吐泻转筋、脚气、水肿、痢疾。木瓜一○克,绿茶三克。用二五○毫升开水沖泡十分钟后饮用,沖饮至味淡。
木瓜牛奶→润肤养颜。
可用于容颜早衰之人。木瓜三六○克,鲜牛奶两杯,白砂糖适量,碎冰块适量。选取新鲜熟透木瓜,去皮、去核,切成大块状,将木瓜块、鲜牛奶、白砂糖及适量碎冰一齐放入果汁机中,打碎成浓汁,即可饮用。
银耳炖木瓜→滋润养颜。
可用于皮肤乾燥,燥热咳嗽,乾咳无痰,痰中带血等症。银耳十五克,木瓜一个,北杏仁一○克,南杏仁十二克,冰糖适量。将银耳用清水浸透发开,洗净;木瓜削皮去籽,切成小块;南北杏仁去衣,洗净,连同银耳、冰糖一起放入炖煲内,加适量开水炖煮二十分钟后即可食用。
木瓜煲排骨汤→消暑解渴,润肺止咳。
可用于美容和丰胸。木瓜去皮去核,洗净,切厚块。花生用清水浸一小时,取起。蜜枣洗净,排骨放入滚水中煮五分钟,取起。水十杯或适量放入煲内,花生也放入煲内煲滚,放入排骨、木瓜、蜜枣煲滚,慢火煲三小时,下盐调味。
本文出自世茂出版《食养本草:餐桌上的药治方》一书
原文网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9/765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