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报记者萧宇廷/台中报导】为广纳民意、取得共识,中市建设局19日举行西屯区市政路(环中路至工业区一路)开闢工程第2次说明会,再次邀集地主、民意代表、关心地方发展民众与会。建设局长陈大田表示,民众在前次说明会提供的意见,市府审慎评估研议后,再次与民众面对面沟通,做为后续道路执行方式参考,希望兼顾土地所有人权益及公共利益,加速推动开闢工程。 继今年4月12日举办第1次「西屯区市政路(环中路至工业区一路)开闢工程」说明会后,建设局19日再度举行说明会倾听民意、取得共识,由陈大田主持,市议员陈淑华、杨正中、黄馨慧、林祈烽、立委张廖万坚服务处代表、市议员张廖乃纶服务处代表均出席与会,区长、里长及土地所有权人等上百人也都到场关心。 建设局简报指出,西屯区市政路现况东起西屯区文心路口、西至环中路,而环中路至工业区一路路段为未开闢的计画道路,是为纾解台湾大道及市区连接工业区车流的重要联外道路。市政路(环中路至工业区一路)开闢工程全长1950公尺、计画道路宽度60公尺,道路工程费约27.27亿元、用地费约33亿元,总经费约60.27亿元。 部分地主提出疑问,前市长胡志强时期估算土地费用42亿元、前市长林佳龙时期估算49亿元,为何现任市长卢秀燕减少为33亿元。 建设局澄清此为误解,并说明胡志强时期用地费以公告现值加4成,核算出实际用地费为15亿元、加计工程费27亿元,总计42亿元,并非单用地费就佔42亿元;林佳龙时期,因土地徵收条例改以市价徵收,以公告现值乘以3倍,概括核算出用地费约49亿元;而卢秀燕时期确实核算用地经费后,委由专业合法证照估价师,协助概估得出用地费约33亿元。 现场也有民众针对用地费採一次编足给付方式提出疑问,陈大田指出,经市府审慎评估研议后,为利工程顺利推动,市政路计画道路将朝「整体规划、分段开闢」方式办理;工程将分为2标,第1标安和路以西,从工业区一路至安和路、全长0.8公里;第2标安和路以东,从安和路至环中路、全长1.15公里。 工业区厂商协进会则代表提交超过百家厂商联署的陈情书,请市府考量交通需求,依据都市计画儘速开闢60米市政路,以纾解当地厂商及员工数以万人每日通勤安全与时间耗损,更可提升沿线路段土地利用效率。另外也有民众对于60米计画道路开闢必要性仍有疑问,希望了解整体开发可行性及市价评估方式。 陈大田重申,计画道路宽度60公尺是依据94年及99年公告发布实施的都市计画设计;而东大溪流向穿越计画道路範围,非仅坐落于单侧,所以道路线型规划需配合东大溪流向调整,且依据水利法相关规定,需利用绿带空间设置滞洪体积;因此道路60公尺宽度是配合既有现况及相关规定下充分考量用路需求及安全配置,加上範围内都市计画并无整体开发规划,所以无法採整体开发方式办理。 陈大田强调,土地徵收採市价方式办理,而市价评估是委託拥有专业合法证照的估价师,评估用地範围内每笔土地的市价,经市府「协议价购价格审查会」或「地价及标準地价评议委员会」评定,请民众放心,市府绝对依法办理、公开透明,为最多数人争取最大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