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血栓处理手术
绕道手术 气球扩张术配合血管支架 血栓抽吸清除术 EKOS微导管震波溶栓在处理血栓的时候,除了抗凝血剂跟血小板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之外,有时也必须要面临手术的抉择。国泰医院心血管中心医师张嘉修说,要先看血栓是属于急性或是慢性,急性的通常较软、慢性的通常比较硬,还有堵塞的位置、危险的程度,跟患者身体承受的能力,都会影响选择手术的判断。
如果粗略来分,软的血栓就不适合做气球扩张术跟支架,硬的不适合做抽吸跟震波,而还停留在大血管阻塞,基本上都可以执行,但如果血栓已经掉入小血管,就建议使用导管震波。
绕道手术
以绕道手术来说,国泰医院心血管中心医师张嘉修说,绕道手术是指避开栓塞的血管部分,开一条人工血管连接,等于是不处理堵塞的路、另闢一条快速道路;不过手术的伤口至少要4~5公分,容易有感染、出血等其他的併发症,「尤其是已经堵塞到小血管里的血栓,非常不适合进行,后遗症可能更多。」
气球扩张术跟支架
气球扩张术是指用一个会自行扩张的气球,放入栓塞的地方,把血管撑大,再视情况放入支架撑住,不过并没有办法清除血栓,所以还是要配合使用抗凝血剂,或是抑制血小板的药物。目前下肢栓塞的气球扩张术跟支架都有健保给付,可以减轻一些负担。
不过气球扩张术不适合用在软的血栓上,张嘉修说,其实可以把气球扩张术想成怪手,软血栓就是烂泥巴,「你用怪手把道路、泥巴推到旁边,过了一段时间烂泥还是会通通流回到路上,所以气球扩张术只适合用在硬血栓上,就像清理碎石子一样。」
至于常听到的血管扩张剂,张嘉修说,对于还有部分血流的血栓来说,还可以让血流变多、恢复组织功能,但塞住的血管多半都已经没有血流了,即使血管扩张也没有用,所以最多只能当辅助使用,让其他的扩张术、支架等手术比较好进行。
血栓抽吸清除术
这是利用导管先将血栓溶解剂注入内部,再喷射水柱将血栓打成碎片,最后将碎片抽吸出来,不过张嘉修说,因为这是利用血管的压力,所以只适合用在大血管,小血管的效果不好,危险性也比较高。另外还有一个缺点是,导管必须要自费,大约10万元左右。
不过抽吸的方式快速、用药少,而且只会在鼠蹊或是膝窝处留下5mm左右的伤口,因为是利用导管同时喷射水柱加上抽吸,血栓的碎片也不会乱飞,所以清除的效率、成功率都大幅提高,也减少了不少后遗症;更重要的是,对于软或硬的血栓都有一定的效果。
EKOS微导管震波溶栓
「EKOS微导管震波溶栓」的原理是在鼠蹊部开2mm的伤口,放入一条导管,再将带有超音波震波节点的管路放入,到达血栓的位置,利用超音波的能量将血栓震「鬆」,再打入血栓溶解剂,溶解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张嘉修说,「因为急性血栓会有一层纤维,把红血球、血小板通通包起来,变成一个紧密的结构,超音波就是把这个纤维震鬆,再用药物溶解里面的包覆物,所以用药的剂量可以很少、效果却很好。」不过这种手术需要自费相关的医材,约莫12~15万元左右。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识不错过!
延伸阅读
下肢静脉栓塞、动脉栓塞都是塞,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脚痛到差点截肢 一根超音波导管救回坏死的「中风脚」
腿莫名其妙好痒!小心不是皮肤乾,而是静脉曲张
脚上静脉曲张「爬蚯蚓」好难看,该怎么预防跟避免恶化呢?
天气一冷就手脚发白、发麻,可能得了雷诺氏症候群
健检时做D-Dimer检查,可以避免肺部血栓的死亡风险!
图、文/卢映慈
" />